顯示具有 striking time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striking time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09/09/07

Happy Ending 11:嗶一聲之後(To WSH)

我已經打電話給錄音室,要重出 final mix。就算片子都套完了,HD 母帶、DVD母片都做好了,聲音有四個地方,我一定要改。

這片子也要在金馬影展上售票放映,到時候就算觀眾不喜歡,覺得這等級的東西怎敢拿出來賣票,至少我無愧於心,真的,我真的把我這方面能做的努力都做了。

我不想到時候心虛後悔,明知道就是錯誤還讓他延續的發生...

況且,這四個錯誤中,有一個你聽到的話,一定會想殺人的。我若不改,真的對不起你的 work.

令我覺得萬分恐懼的是,我們做這一行的,真的得活生生血淋淋的去面對觀眾,被批評、被攻擊、被忽視都要強忍著發瘋的感覺,硬生生的承受。但是真的又有一些親友團會抱著呵護的態度,還是硬說很好啊,你好厲害喔,如果我自己都把守不了我這一關,真的就是自欺欺人。

一邊看著片,一邊我體會到自己, deep down, 我還是多脆弱、自卑、尋求別人認可的小孩子啊。

能力可以不足,雖然心痛,但不能有愧於心。

聲音的 final mix, 4個地方,我一定要改,一定要重出。

不然你真的把我給殺了吧。

2009/06/05

Happy Ending 10: 心動那剎那

需要多說嗎?洗頭的肢體接觸、青春的肉體、巧笑倩兮,無非就是心動那剎那...





兒子發覺老爸的祕密,開始追索、開始思考、開始體會,心動那剎那...

2009/06/04

Happy Ending 09: 開工/收工那剎那

開拍前兩天,最後行前會議,各組工作人員齊聚一堂,做最後確認與溝通。尾聲,會議主持人副導以一句鏗鏘有力的話作結:

「最後一件事:就是把戲拍好。」

從此,這句話就如遊魂一般,纏繞在我心中,做夢都夢到。「把戲拍好、把戲拍好、把戲拍好、把戲拍好...」於是,展開一場顛簸的旅程。奢靡的實踐啊,我來了,也就這樣結束了。以下是標準的,眼看他樓起了,眼看他樓塌了的快轉過程。中間經過了些什麼,完成了些什麼,藏在一堆黑暗膠卷中,仍舊未知...


開鏡那剎那




收工那剎那




殺青狂歡 I:旋轉...




殺青狂歡 II:跳躍...




殺青狂歡 III:我閉著眼...





就這樣黯然銷魂的,5/4-5/11。

2009/05/31

Quick Notes on Sugar Plum Ferry and Mono



像是看紅樓夢,熟悉的不得了的劇情,卻每次也都還沈醉,每次又有新的發現。在於編曲及混音的出色,每個配器的音色都鮮明而有層次,貝斯聲由腳底傳來,提供震撼及堅實的基礎;鼓聲迎面而來,有如刺客次次展開攻擊;吉他聲由耳朵來,美好而心碎的旋律總是往覆盤旋。音場時刻總是甜而腐朽瀰天蓋地的包圍、衝擊,由腳、由臉、由耳朵,我彷彿沿岸的嶕石,任由一波又一波的音浪沖刷。又想到 threesome,又想到剪接,如何讓瑞生是鼓,老頭是貝斯,少女是吉他,想想他們是怎麼用鼓的。




像是看雲門舞集,好多匠心獨具的畫面,可是很不爽的,異常的陰暗,都是陰霾籠罩,或是在黑暗洞穴。雙吉他果然有其妙用,彷彿裁縫機上的兩個線團,交織合作。貝斯跟鼓特意低沈,敲打在心臟上,有一種心跳受它宰制的感覺。音場果然爆很大,彷彿受困於華麗的金黃色亮片不停撒落的房間。在極度的噪音中,耳朵怎能聽到如此多而細微的聲響轉變,幻聽般的聽見人聲、呼叫、吉他貝斯鼓的轉調,如此細微卻又明確,爆的又大又持久,耐力極強。與其說是敘事,不如說是意識,不如說是,簡單旋律中配器間的互相鼓盪衝擊。我不入戲,爆再大都不是我在岸邊被他們衝擊,而是旁觀的看到那金黃色房間裡囚禁的人影,被擠壓、被扭曲,最後變成一隻小蟲,東拐西繞的,蹣跚爬了出來。

Anyway, what a night, what a performance. Thank you both for reminding me.

2009/04/17

Happy Ending 08: OK GO

Just received a letter at 2:36 AM, yes, this sender is up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and sending me an email.
---------------------
瑋真導演

還好嗎
相信一切籌備已全速進行了
一直沒有機會
跟你直接說聲對不起
我的工作檔期
最終跟你的拍攝未能配含
我們雖在不同的工作中
還是想跟你喊聲
加油呀
期待看到你的成果

互勉
---------------------

佢真係好好人,and it's such a boost to my heart.
Not sure if he's been socializing or what,
guess I should have more faith in myself.

箭已離弦,船不能沉
百尺竿頭,更進一步

OK GO, GO GO GO!

OMG, WOW WOW WOW, I just love him! How can I not love him!
Mr. Kwan, thank you for the warm encouragement.

2009/03/20

Happy Ending 07: [Production] back to the basics

繞了一圈,由小到大,幻想變成美夢,美夢卻也得甦醒。

回歸初衷。一幅小而美的畫作。也許不夠野心,搆不著大影展的規格,但對得起自己,掌握能掌握的。

當年異鄉異地,也是自己亦步亦趨的做起來,就是決心罷了。

今年也當如此。

當年門上掛了自製的激勵春聯

百尺竿頭 更進一步

橫披曰:不動如山

如今要趕緊達到那境界,才能宣稱自己已經百尺竿頭了。

加油,好嗎?

2009/03/05

Happy Ending 06: Casting

Quick note: 謝欣穎

口條好,事實上楊丞琳的口條在年輕女演員中是一等一的。謝欣穎的口條很像楊丞琳。什麼時候楊丞琳變成判斷的標準了?「刺青」、還有代班主持「超級星光大道」。

謝欣穎以「愛麗絲的鏡子」拿到金馬獎最佳女配角,可是片子沒發DVD啊,只能說相信金馬的眼光,絕對有一定的水準。重點是看了她的網路相簿,她似乎有所謂的 fabulous life,modeling 可能是她的正業,然後有些紙醉金迷的夜生活或是party。但她... 她拍的照片是有在看東西的,似乎不笨。

外型真是非常瘦,不曉得她的頭髮可不可以剪,絕對可以做造型的。大眼睛、小臉蛋,並沒有特別顯眼的美麗,事實上這是好事。Scarlett Johansson 也沒有那樣美輪美奐,但是在 Match Point 裡面這樣性感到爆炸,她是我心目中王佳芝的西洋版強力候選人,跟 Natalie Portman 一起競爭這一角色,然後我八成會說,Congrats, Scarlett. I'm so sorry, Natalie. 這樣的白日夢真是做上千變也不厭倦。

田蕊妮有一個精采至極的表演,出自彭浩翔導演的「破事兒」。沒多少人可以做到那樣的獨白,張曼玉可以(東邪西毒)、曾志偉(無間道2)、黃秋生(想飛)、吳君如(如果愛),等等。


Penélope Cruz,好想找到一個華人版,今年順利拿下奧斯卡女配角獎,實至名歸。在 Vicky Cristina Barcelona 裡面,我數度被她逗的拍腿大笑,威力實在太強,那西班牙有點圓圓的口音真是太迷人。這傢伙怎麼這麼適合某種娼妓般的美麗啊。這麼說來,台版是田麗嗎?可惜田麗老了一點點,做演員真是不容易。



2009/02/08

Happy Ending 05: Casting

賭了。

林詩惠,柯宇綸




我總把機會縮的如此之小,不成功便成仁。

女孩的青春必須是 noisy 的,提供旁觀者欣羨又心有餘而力不足。

兒子的無用、脆弱、囁嚅、神經質,我好怕他弱掉。太沒個性的話,這角色會被吃掉。

那麼多場戲還無著落,戲還是最重要的,女孩跟老頭的約會總令我心驚,不像是真實的。

但該做的還是要做,明天打電話給周師傅,要問製片、攝影師、柯宇綸(鄭有傑)的聯絡、還有林詩惠(楊雅喆、陳希聖)的聯絡。

回家、拍照、想場景。下週要去西門町,天天去。去 Mook 洗頭。去武昌街星巴克寫本。

2008/12/11

Happy Ending 04: 瑞生

朱瑞生,35-40歲,朱老頭的尾子,上頭有兩位大他10-15歲的姊姊瑞春以及瑞秋。

從小在長姐的籠罩下長大,家事常常是兩個姊姊決定了就算,瑞生都沒什麼主張,也不能有什麼主張。

勉強混了個專科畢業,外表平凡,沒啥自信,做什麼事業呢,可以是,老頭的事業,參考 Gary 的模式,這還要想想。

平時跟老頭感情疏離,也未娶親,可能要找越南、大陸新娘的那種,基本上就是個上不了抬面的咖。

但他是個心地很軟的好人,也真的有愛父母,因為自己也沒啥成就,自我價值感很低,很容易內疚自責。

所以,老頭瀕死時,他驚覺這父親他從未認識過,面臨兩個姊姊的意見分歧下,他要真正知道父親的遺願,去完成它。

我希望瑞生的長相是,看起來又老又小,有種孩子氣可是已經老了的臉,可以說他醜,可是好像又有一種個性,難以言諭。

像這幾位:

1. 最佳示範 Dennis Lavant,法國人,這是他剛出道的照片
<

2. 近期最紅的醜人 Daniel Craig,英國人,007來的


3. 心目中一流的壞痞子 Jean-Paul Belmondo,法國人,標準的壞樣照片


4. 台灣版本 阿Ken,其人學經歷也驚人,很期盼能跟他合作


5. 感恩三五牌賜教 吳朋奉 金枝演社,這長相好啊

2008/11/19

Happy Ending 03: 老頭在西門町

Just some quick notes regarding the old man.

1. 西門町街頭,handheld, outer space. handheld 要分出老頭的速度跟少女的速度,有快慢的不同。

2. 兩個中山女中的少女學生,親密的走在一起,都好瘦好青春,講著英文小考的話題。注意那書包,都有自己畫上的神祕英文字。又有中和高中的學生,書包上寫著【不拼就死】,講著沒時間讀地理跟歷史。老頭完全可以莫名奇妙的跟蹤,迷失,被帶入陌生場景。

2008/11/18

Happy Ending 02:不忍心

剛剛突然參透,原來縱貫全部達丹兄弟電影的核心,是「不忍心」啊。難怪觀眾能夠認同他電影裡的主角。


Lae Promesse 裡,早熟的少男被父親訓練的世故精明,壓榨非法外勞也是有樣學樣,沒有在怕的。可是,當工傷致死的外勞臨死前拜託少男照顧他遺下的太太與新生嬰兒,並要求少男承諾。少男一「不忍心」便許下承諾,這承諾使得他背叛父親、照顧婦孺,也使他成人。


Rosseta 裡

Le Fils 裡

L'Enfant 裡

Le Silience de Lorna 裡,非法移民蘿娜跟個毒蟲假結婚,取得比利時公民後,傭客表示要讓毒蟲嗑藥過量致死,因為已經安排好讓蘿娜跟俄羅斯人假結婚,好令那人取得比利時國籍。可是,這毒蟲老公居然有心戒毒,也真的去戒毒了,蘿娜又一個「不忍心」,不想讓這毒蟲以嗑藥過量而死,而選擇自殘塑造家暴假象訴請離婚... 傭客警告蘿娜,妳已經達成任務(取得公民),接下來讓我們處理跟毒蟲離婚事宜(用O.D.殺死毒蟲),因為寡婦再婚,比家暴婦女離婚後迅速再婚,來的合理不引人懷疑。蘿娜仍想說服傭客不要使用如此決絕手段,傭客說:蘿娜,妳只要保持沉默就好,我們需要的,只是妳的沉默而已。



2008/11/13

Happy Ending 01: blueprinting

一、正名

中文名總是難取,就用當時選定的那個吧,之後再說,或者有新解。

英文名 Happy Ending 有雙重意義。快樂結局,sweet hereafter、應許之地的意味,okay 的,也許這就是老頭最好的死法。另一個意思是按摩院用術語,據說給小姐按摩,按一按,小姐會附耳問,要不要來個 Happy ending,意思是幫你打出來。這跟老頭臨老入花叢,強攻少女未遂後化作風流鬼,有呼應之處。

講的是老頭之死,ending 有合到。問的是人生是苦嗎,happy 有意味了。

中文片名太詰屈,要再想清楚到底是什麼意思,慢慢來。

二、角色

1. 老頭:mixture of Jackson Chu, Mr. Wu, my grandpa, and my dad.
2. 兒子:mixture of Gary Chu, Jack Huang, my dad, and myself.
3. 少女:part of me, and who else? Got to work that out.
4. 大姊/二姐:靜寬、秀珠、吳甘、三姨、二姨也蠻扭曲的, of that I know.

要分別做側寫,少女要最用心,還不知道她是哪位。還是我該正視她可以像【忘不了】裡面的張柏芝一樣強悍。她一定有強的地方,她的重點在「交換」,交換自己也要給付東西出去,她清楚的很,所以她勢必有強到可以承受給付出去的韌度。就讓她現實到那等瑣細地步吧,每天吃飯都有預算,都在算早上多花了5元,中午省了20,晚上多出15可多叫個菜捲。是這種小鼻子小眼睛的小樂趣,讓老頭覺得她可愛嗎?喔喔喔她是逢佳嗎?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逢佳的化妝是大紅大紫的、很明顯的化妝,一旦卸妝,便換了一個人。她的服飾也是大起大落的風格,她難免是有點俗氣的,但也正是這俗氣,使她成了個真人。

她說話的聲音也是很響亮的,幸好她是極端坦然與天真的,否則就會顯得粗魯了。她對很多事物,比如人生的目的、生活的含義、做人的道理,都有著以實利為基礎的見解。由於她的真心以為和直率表達,便有了純真的面貌,還更接近事情本質似的,雖然那其中是有著一些稱的上卑鄙的東西的。

逢佳可將做戲劇的東西世俗化;逢佳的詩意是孩子氣的,是那種貪嘴肥胖孩子的孩子氣;逢佳是稍有些愚鈍的淺薄,愚鈍的淺薄卻是直截了當、一眼見底的一池清水,甚至偶爾水裡還會有些出乎意料的東西。

下次再見面時,逢佳的臉上有了認命似的表情,她的行為舉止隨便了許多,甚至還有一點放縱。老魏這晚上無論說什麼,她都很響亮也很迅速地說一個「好」。老魏很知道,「好」的意思就是「不好」,「好」的意思還是「好也罷,不好也罷」。老魏笑笑,不說什麼。她也笑笑,也不說什麼。她的不說什麼就是在說︰我看你接下來再做什麼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節錄自王安憶,【香港情與愛】,台北:麥田,民83

我們這少女不骨感,得有肉,那種孩子形狀尚未脫除的嬰兒稚氣肥。少小離鄉孤身賺食,肯定現實,慾望還在口腔期那種吃有名的店的滿足,可志節不小,要去坐摩天輪、上101那種,還要去日本進修,這讓她自覺高人一等。「愚鈍的淺薄卻是直截了當、一眼見底的一池清水,甚至偶爾水裡還會有些出乎意料的東西。」就這種偶爾出乎意料的東西,讓老頭出師有名的將肉體慾望隱藏在精神的支持下。

我們老頭沒有老魏那樣通透世故,所以不懂少女「好」「不好」之間的內心戲。

三、攝影風格

本來想正正的拍,畢竟敘事本身就有倒回去找原因這成份,但不是倒敘,基本上,可說是偵探小說的結構,一開場,人就死了,然後找兇手,敘事時間是往前進的,但劇情主幹是過去發生了什麼。早已決定用攝影機運動進行回溯劇情,但,隱憂是,技術性困難度很高,鏡頭長度的控制要非常精準,而且剪接沒有選擇,很抖。但當然要試,沒有不試的道理。

今天讀到這一段文字: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走出車站之後,她也沒說要去哪裡,就開始兀自快步地往前走。我沒辦法只好跟在她後面追上去走。直子和我之間始終保持著一公尺左右的距離。當然如果想要縮短那距離的話也是可以的,只是不知道為什麼有點畏縮而沒有辦到。我在直子一公尺左右的後方,一面看著她的背和直溜溜的黑髮一面走著。她頭上夾著一個茶色的大髮夾,頭一轉向側面時便看得見小而白皙的耳朵。

我那時因為總是看她的背影,因此只有這些現在還記得。直子害羞的時候常常用手玩弄頭髮。而且動不動就用手帕擦嘴角。用手帕擦嘴是想要說什麼時的習慣動作。在看著那個樣子之間,我好像開始漸漸對直子懷有好感起來了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節錄自村上春樹著,賴明珠譯,【挪威的森林】,台北:時報,民86

感覺兒子去找少女查案時,應該是這種舉止。少女太年輕了,而且到底跟自己爸爸是怎樣的關係,兒子肯定走在少女後方,保持合理的距離,看著她的背影,想著複雜的心思。觀察者的角度,他肯定注意到少女的小習慣、小動作,這些可以累積到最後一幕,他望著少女的背影,那熟悉的小動作一做,就了解少女在想什麼,觀眾也是,不用看到臉,切兒子反應鏡頭,把兒子了解這件事註冊到觀眾認知,就可繼續劇情。

所以,兒子跟少女對手戲的主要分鏡,會是手持跟拍觀點鏡頭,加上註冊用的反應鏡頭。奇士勞斯基教我的,是有觀點鏡頭就要有註冊用的反應鏡頭,好給觀眾對答案。這樣瀰天蓋地,穩固觀眾對這場戲的理解跟你要他們理解的東西是一致的。達丹兄弟示範給我的,是只給觀點鏡頭,不分出註冊鏡頭,可是有沒有給反應,有的,但他一鏡打到底,用鏡頭運動、或用鏡子等可以反射的道具讓觀眾看到反應。這段我還是想要穩一點,註冊鏡頭要拍的,剪接也比較有餘裕。

好,攝影風格定調。老頭、兒子、兩個姊姊那邊,進回溯等,smooth 是原則,傳統分鏡,on stick or dolly,都是滑順的定、pan、或推軌;兒子跟少女那邊,因為是陌生元素的加入,又有窺測、探查的意味,用上肩的 pov of 兒子 following,其餘要補的反應鏡頭、特寫等,全部都要手持拍。好,可以說服我。

剩下,老頭跟少女的戲要怎麼拍。好,現在,我讓觀眾穿上兒子的鞋了,但我又要,讓兒子穿上老頭的鞋,還得讓觀眾清楚知道,兒子穿上老頭的鞋,去重溫、去體會老頭當時跟少女在一起的心情,所以,要做橋。由第一類攝影風格轉到第二類,要先跳兒子反應(手持),用這顆當橋,可以,引出下面一系列手持的觀點鏡頭,就又接到第二類。二要接一的話,明白了,還是用兒子反應(手持),跳少女(dolly) 開始回溯,就接回一。好,目前這也有初解。

四、時間

1. 08.12.31 修改劇本,角色側寫完成
2. 09.01~09.03 找場景、演員、改劇本
3. 09.03~09.04 演員訓練、排演、試攝影、找工作人員、製作組要進來作業了
4. 09.04 兩週 拍攝期
5. 09.05~09.06 剪接
6. 09.06~09.07 做聲音、配樂
7. 09.08~09.09 出拷貝、交片

五、人員

a. 工作人員

1. 導演組:導演1、副導1 (不用場記)
2. 製作組:製片1、製片助理2
3. 攝影組:攝影師1、攝助2
4. 燈光組:燈光師1、燈助2 兼 grip
5. 收音組:收音師1、音助1
6. 美術組:美術1
7. 梳化組:服裝1 兼化妝

共計工作人員15人

b. 演員

1. 主要演員5
2. under five 5
3. 臨演 8

六、開銷試算

1. 器材租金:Arri SR3 攝影機、定焦鏡頭4個(12mm、25mm、50mm、85mm)、濾鏡5個(3個ND, 1個偏光鏡、1個 macro)。燈具:Arri 2k 3個,1k 3個,500w 2個,kinoflow 4排一組(黃光、藍光燈管各4隻),HMI 1.2K 2個,燈旗4個不同size,燈光濾紙、C stand、燈腳等等。

攝影器材租金上限 12萬,燈光器材租金上限 4萬

2. 底片費:柯達7293 400呎底片 25捲

底片費上限:8萬

3. 沖片、過TC費:16萬

4. 場地費:3萬

5. 交通費:器材卡車1輛、九人巴1輛,上限6萬

6. 演職員薪資:上限 40萬

7. 後製費:剪底、放大、光學效果、錄音、混音、燒聲軌、做片頭片尾、A拷、B拷、燒字幕、出Dital Beta 拷貝、出DVD片

後製費上限:40萬

小結:129萬

還未算服裝美術道具、餐飲、沒叫發電機,薪資那邊可能有調整空間,租車、租場地也有運作談贊助的可能,但器材、底片、後製費等,基本上動不了。薪資40、後製40可以押後發,所以我要49萬再加那些沒算的餐飲、服裝道具費就可動手拍,還要先付製作組一個月薪水,65萬就可動,70萬更保險。第一期輔導金有40.5萬,再籌25-30就可以。

七、籌款試算

1. 目標:籌30萬
2. 性質:無利息借款
3. 方式:以2萬元為1單位,共計15單位,對外尋求贊助或認購。
4. 還款:09年06月,待交入初剪,可領輔導金第二期款約30萬,正好可還清。贊助者不用還,認購者要還。
5. 演職員薪資結清:09年09月,待交入拷貝,送審通過,可領餘款約65萬,可結清薪資。
6. 對象:同學5單位、師長親友7單位、贊助3單位

可行性應該極高,因為有還款期限,又有輔導金頂住,基本上只是籌週轉金。贊助部門要多加油,負擔就輕鬆。

八、發行

1. 參展
2. 賣電視播映權
3. dvd發行版權